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3篇
  免费   764篇
  国内免费   2205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198篇
基础科学   94篇
  562篇
综合类   2185篇
农作物   294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6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367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461篇
  2007年   469篇
  2006年   437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ZZ4完成了4轮MS1-HS和MS1选择.结果表明,经4轮选择的群体,两种方法均有效地保留了各主要性状的遗传方差.MS1-HS选择的群体遗传方差下降速率更慢,C4群体的单株籽粒产量的遗传方差仅减少3.7%.穗长、穗粗、粒行数、行粒数、出籽率、百粒重的遗传方差的变化与单株籽粒产量一致,MS1C4的遗传方差减少了8%~15%,MS1-HSC4的遗传方差仅减少了4%~15%.株高、穗位高、抽丝期、植株保绿度、抗倒性等相关选择性状的遗传方差的变化与产量性状基本一致.MS1-HS法对改良玉米群体籽粒产量与测验种间的特殊配合力十分有效,呈逐轮上升的趋势;改良群体与测验种综系140间的杂交后代产量平均每轮提高6%,杂种优势平均每轮提高6.9%.两种方法在改良群体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方面,均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穗部性状及株高、穗位、抽丝期、散粉期、抗性等田间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也获得了同步改良.通过ZZ4改良群体与6个测验种间杂交组合产量及杂种优势的比较研究,得出ZZ4与黄早四类种质为杂种优势模式对.  相似文献   
82.
Progress made in the in situ gynogenesis technique since 1990 now allows production of a high number of maize (Zea mays L.) doubled-haploid (DH) lines.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compare DH lines versus selfing lines for testcross performance. DH and single-seed descent (SSD) lines were produced from random S1 progenies of a broad-base population. For grain yield, kernel moisture, plant height, ear height and leaf length, the three population means were similar. Except for kernel moisture, the genetic variance of DH lines was nearly twice as high as the genetic variance of S1 families, as expected. On the other hand, genetic variance among SSD lines was only 1.5 times higher than the genetic variance of S1 families. This lower variance could be due to a selection bias in the method of production of SSD lines. However, for all traits, heritability of SSD or DH lines was higher than heritability of S1 families. Epistasis effects in DH progenies were not significant. The consequence was a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S1 testcross progenies and DH or SSD testcross progenies, meaning that the S1 testcross value can be used to select the best families from which DH lines will be extracted. As a whole, the observed variation in DH lines appeared to be mo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bserved variation among S1 families than with the observed variation among SSD lines.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玉米间作菊花脑的高效栽培方法对玉米杂草的影响,以探究此间作方法对杂草的防效及间作经济效益,为在生产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玉米菊花脑间作处理(T)较玉米单作处理(CK),玉米产量增加,每667 m2产值增加2496元,增收效果明显;间作处理的玉米维生素C、粗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41.7%、3.6%、6.2%、14.2%;在玉米各时期CK处理杂草发生种类和相对密度均高于T处理;玉米成熟期T处理防草效果最好,株数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达87.64%和90.28%,有效减少杂草生长。综上所述,玉米间作菊花脑的高效栽培方法有效减少了除草剂的用量,菊花脑经济效益更高,能在保证玉米产量的同时,显著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84.
玉米果穗发育的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玉米优良自交系选育中出现短苞叶品种的原因,从生理角度分析了两玉米自交系品种穗轴与苞叶生长发育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四个时期中139号苞叶硝酸还原酶活性非常低,对照1号的稍高一些。139号苞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小于1号,且1号的酶活性变化较平缓。139号雌穗轴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剧烈,授粉后15d达高峰,明显大于1号。139号雌穗轴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前三时期始终大于1号,最后一时期二者几乎相等,但1号的酶活性变化平缓。就上述结果从氮代谢方面分析了139号苞叶与穗轴发育失调的原因。  相似文献   
85.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 ,以分属于不同杂种优势群的 6个自交系做测验种 ,与 6个合成群体组配成 36个组合。结果表明 :单株产量的GCA以LBM最高 ,其次为WBM ,从株型、穗型性状的SCA分析合成群体与自交系组成了 9个优良杂种优势模式。单株产量最高的组合为HZ85×WBM ,其均值为 10 8 75g。通过对优良杂优模式内的变异参数估计 ,在群体内有丰富的变异个体 ,具有很强的选择潜势。组合内个体产量分布以及出现的频率对选系和轮回选择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人工合成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 ,分属于不同的杂种优势类群 ,具有多元种质的特性。作为选系和轮回选择群体 ,具有明显的选择潜势  相似文献   
86.
玉米大豆间作体系沼液浸种的产量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颖  王绍旋 《种子》2005,24(8):29-33,66
利用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与主作物玉米沼液浸种相结合,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玉米大豆间作玉米密度、带型配置指数、沼液浸种时间与间作总产量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密度、带型配置、玉米浸种时间三因子对间作总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沼液浸种时间与玉米密度、沼液浸种时间与带型配置指数;以及玉米密度与带型配置指数间都有一定的互作效应.当玉米密度、带型配置适当,沼液浸种能增加产量,即在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中利用沼液浸种能有效地提高间作总产量.其最佳的实验方案为:玉米密度50 040~52 950株/hm2、带型配置2:4~3:3,玉米沼液浸种时间17.5~25 h时,可更好地发挥玉米大豆间作复合群体的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87.
磺酰脲类除草剂药害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作物主根长法测定了常用两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对玉米(Zea mays L.)农大1236和豌豆(Pisum sativum L.)中碗6号的相对毒力,玉米试验结果表明,以IC50值比较,氯磺隆、胺苯磺隆对玉米的毒力较高,容易造成药害。豌豆试验结果表明,豌豆对氯磺隆和胺苯磺隆比玉米更敏感。离体玉米和豌豆ALS酶的研究表明,豌豆的ALS对两种磺酰脲类除草剂较玉米更敏感,氯磺隆对两种作物的ALS抑制作用也较胺苯磺隆强。  相似文献   
88.
用复合氨基低聚糖抗病增产剂在不同区域对小麦、玉米、水稻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浸种或在不同时期喷施,均可使产量增加,小麦增产20.8℅,玉米10.6℅,水稻15.6℅,随机方差分析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田间调查和考种结果表明,小麦、玉米、水稻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高于对照,水稻浸种或喷施的叶绿素含量及干物重高于对照,小麦喷施的花后叶面积比对照高。  相似文献   
89.
对两个玉米雄性不育系的细胞质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建生  徐尚忠 《作物学报》1993,19(2):156-164
本文从普通遗传学、植物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水平对玉米雄花不育系—元徐cms—小黄和恩二激cms—大黄进行了综合性的分类研究。大田的育性反应表明,这两个不育系的育性恢复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对花粉染色的观察发现F1可育花粉与败育花粉基本上呈1:1分离。用小斑病T小种接种,这两个不育系不表现专化感染。通过mtDNA的分析  相似文献   
90.
遗传多样性是植物育种的基础,但“遗传侵蚀”现象十分严重。以长期技术供给为主要任务而形成的自上而下的农业研究和推广与需求相脱节,它在新的农村经济社会条件下已不适应。通过对广西玉米育种机构研究人员、科研管理人员及县、乡(镇)、村有关指导农业生产的管理干部和技术员进行访谈,对玉米种植的社区农户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广西玉米遗传多样性降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和对策,同时通过《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与农民参与式育种研究》项目在广西实施为案例,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促进新的研究理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